科技与人才
Technology and Talent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是新开辟的淮河直接入海通道。工程于1999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0212月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总投资41.17亿元。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总体规划布局方面,由于存在淮河下游土地资源紧张、沿线施工成本大、渠北排涝等难题,研究如何进行工程规划布局;(2)设计方面,研究解决复杂河道系统分流比、过流能力与消能防冲问题和泄洪与航运交叉等矛盾;(3)建设施工方面,研究大尺寸薄壁结构混凝土高强度浇筑和防裂难题、强透水夹层地基防渗问题、超大型粉砂基坑降水问题、二级航道京杭运河上建设重要工程施工导流问题、土质直立高边坡基坑支护的难题、强酸盐水质地下水工结构抗侵蚀及水工结构相互作用、沿海地区水工混凝土和钢闸门防腐及深厚淤土区筑堤技术难题等;(4)在经济移民方面,研究解决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的公益性河道工程移民的技术问题。

课题围绕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工程移民拆迁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多项科学试验研究,创新出了多项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申报国家工法1项,省级工法3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技术研究保证了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缩短了两年半的工期。工程整体获得"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鲁班奖""詹天佑奖""新中国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多项"扬子杯奖"等,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大多已成为在建大型工程项目的负责人。

成果的先进性与创新点:

1)采用"两河三堤、泓滩结合、高低水分排"河道总体布置方案,解决了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泄洪和渠北地区排涝相结合以及节约土地、投资的问题。

2)改进性采用分流比、泄流能力与消能防冲和挂片试验方法,解决了河道工程和其他主要控制工程的防冲、防淤堵和防腐等复杂技术难题;采用大型立交地涵技术,科学解决了泄洪与航运交叉的矛盾。

3)采用三维温湿耦合高精度仿真计算技术及高速皮带机和胎带机运输布料,解决了"大尺寸、高强度、高密度"薄壁混凝土的施工及温控防裂技术难题;创新性采用了振动沉模成槽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成功解决强透水夹层地基防渗问题;科学采用点汇多排水井算法的三维有限元渗流分析计算和现场抽水试验,成功解决了立交地涵基坑排水等复杂难题;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解决了翼墙基础工程稳定等技术难题;采用经济合理的真空预压排水和淤土筑堤技术,有效解决了深厚淤土区筑堤技术难题。

4)采用国内首个河道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的移民安置实施管理模式,解决了移民安置问题。

  • Copyright © 2024 by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
  • 皖ICP备05021023
  •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云谷路2588号
  • |
  • 电话:0551-65707905,6570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