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70多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为总结好中水淮河公司70年来治水兴水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中水淮河人的治水思路和勘测规划设计理念,近期,公司将陆续推出中水淮河经典工程系列专题宣传,本期带您走进《稳舵扬帆破浪行(三)——蚌埠市“靓淮河”工程》。
悠悠淮水,奔腾不息,流经蚌埠市境内约142千米。她在这里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滋养着两岸淮河儿女,是蚌埠人民的母亲河。从古渡乡集到现代化淮畔明珠城,蚌埠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刷新着城市形象。“拥河发展”已成为蚌埠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建设的期待和需求,蚌埠市“靓淮河”工程应运而生。工程位于蚌埠市主城区淮河河道滩地上,西起蚌埠闸东至长淮卫大桥,全长约16千米。场地横穿城市核心区,在构建城市生态绿廊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靓淮河”工程的论证者,中水淮河公司以战略眼光勾勒发展新框架。早在工程启动之初,公司便深入研究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结合淮河流域复杂的水文特征、多样的生态环境以及沿岸群众的迫切需求,牵头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与专题论证。从梳理流域历史文脉到预判未来发展趋势,从平衡防洪排涝功能与生态景观需求到统筹城乡协同发展,公司团队以系统性思维构建了“一河、两岸、三区、十二点”为总体布局,不仅明确了“防洪保安、生态修复、便民惠民、文化彰显”四大核心目标,更前瞻性地将工程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为“靓淮河”工程奠定了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基调,让每一寸蓝图都承载着对淮河未来的深远考量。
作为“靓淮河”工程的推动者,中水淮河公司以实干精神破解重重难题。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在保证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蚌埠市主城区淮河河道滩地“靓化”。面对挑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充分发挥流域院技术优势和统筹协调能力,一边深入研究论证分析“靓化”工程防洪影响,持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一边积极对接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起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支持、资源调配与技术保障无缝衔接。从工程立项到开工建设,公司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让蓝图一步步转化为实景。
作为“靓淮河”工程的设计者,中水淮河公司以匠心巧思赋予工程生命与温度。自2018年底启动规划设计工作以来,公司精心策划、通力协作,通过河道切滩、滩地多样化高程塑造、慢行系统贯通、活动场地营造、植被及生境修复、照明亮化等工程措施,在保证城市防洪安全、顺应淮河水文特性的基础上,构建沿淮韧性生态绿廊,为市民营造优质、便捷、多元的滨水休闲公共空间,塑造“淮畔客厅”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区域品质提升,助力蚌埠市开启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的新篇章。
工程自2022年3月开工以来即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等各大媒体的关注。工程经历了2024年7月中旬淮河1号洪峰考验,洪水最大流量列有资料统计以来第三位,行洪过程中,工程已实施段主要场地及重点绿化区域基本未受影响,还发挥了重要的泄洪功效。
、
如今,“靓淮河”工程已实施段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城市与淮河温柔相系。每到傍晚、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休闲、锻炼、遛娃、露营、烧烤、参加集会活动……市民们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外地游客也纷纷来此打卡留念。这里已成为了市民们日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为蚌埠市提供了一张城市新名片和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
“靓淮河”工程作为在千里淮河干流上成功实施的首例综合性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不仅提高了河道泄洪能力,修复了河道生态,还优化了人居环境,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多赢的格局和效果,为其它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一体化保护修复等提供了有效参考。
从蓝图绘就到实景呈现,中水淮河公司以“论证者”的远见、“推动者”的担当、“设计者”的匠心,全程赋能“靓淮河”工程,让淮河蚌埠城区段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水利事业,以更多优质工程守护江河安澜,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让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在更多地方徐徐展开。